鱼台职业中专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年度) |
时间:2018-01-10 12:4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
一、学校情况
(一)学校概况
鱼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鱼台县唯一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其前身是1998年9月由原县职业高中、县教师进修学校、鱼台电大、县职工学校等4所学校合并成立的鱼台县职业教育中心。2000年9月,经济宁市政府批准,鱼台县职业教育中心更名为鱼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08年9月,原鱼台县第三中学整建制合并入鱼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06亩,分区明确、布局合理,固定资产3828万元。2015年9月被批准为第三批山东省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程项目立项学校。学校是济宁市职工就业创业实训基地,济宁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鱼台县高校毕业生就业技能培训基地。
学校本着“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做人为本、技能立身”的办学理念,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真抓实干,有所作为,强化学校内部管理,以加强学生德育为重点,以抓纪律、卫生为突破口,狠抓养成教育,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2015年3月学校被评为“济宁市绿色生态校园”,2015年5月学校被评为“济宁市后勤管理示范化学校”。2016年9月学校被评为“济宁市教育教学进步学校”。 2016年12月学校被评为“济宁市依法治校光荣校”。
(二)学生情况
学校2016年招生423人,与上一年相比增长44%。现有在校生881人。学校2016年毕业生399人,2017年毕业生232人。学校不断加大社会服务工作力度,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依托学校专业优势,相继开展了电工、焊工、计算机、中式烹饪师、中式面点师等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年培训各类人员861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2015.9-2016.8学年 |
2016.9-2017.8学年 |
在校生人数 |
859 |
881 |
毕业生人数 |
399 |
232 |
招生人数 |
236 |
423 |
技能培训人数 |
838 |
861 |
(三)教师队伍
学校秉承“以人为本、教师为基”的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师德为主线,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全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调动教职工服务学生与管理学生的积极性,造就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1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27人,专任教师92人,专业课教师52人,“双师型”教师40人。近年来全校教师有20多人次在市县级技能大赛和教学大赛中获奖。为弥补专业教师不足的现状,学校还聘请了行业企业专家、经理、技术能手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
|
2015.9-2016.8学年 |
2016.9-2017.8学年 |
在校学生人数(人) |
859 |
881 |
教师人数(不含外聘)(人) |
99 |
100 |
“双师型”教师数(人) |
16 |
40 |
兼职教师数(人) |
11 |
15 |
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数(人) |
77 |
90 |
硕士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数(人) |
3 |
4 |
获得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数(人) |
29 |
27 |
(四)设施设备
学校硬件设施先进,教学楼、实训楼、汽修实训车间、400米塑胶体育场、学生公寓楼、餐厅等教学、生活设施齐全,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实训和生活条件。
学校建筑总面积33778平方米,拥有职业技能鉴定所1处,建有车床、PLC、维修电工、电器装配、钳工、服装、计算机等实训室20处,教学实训设备总值为 1164万元,拥有和各专业相适应的教学和实习实训设施,可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学校每间教室均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实现全校覆盖,数字化校园建设初见成效。校园环境整洁优美,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营造了温馨、和谐、优雅的学习环境。
|
2015.9-2016.8学年 |
2016.9-2017.8学年 |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
804.8 |
1164 |
学生实习工位数(个) |
1129 |
1421 |
纸质图书总数(册) |
12000 |
12000 |
二、学生发展
(一)学生素质
学校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精细化管理推动养成教育,强化学生个体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学习引导和氛围营设为主线,以“学习雷锋月”、“九.一八”、“一二.九”爱国主义教育纪念日为契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礼仪教育和生命教育等,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聘请法制副校长每学期开展法治讲座,并在日常教育中以公民道德和普法教育为重点,加强对学生的法制、交通安全、卫生保健、黄赌毒等知识教育。近年来学生多次参加省、市、县等大型活动与竞赛,成绩优异。
在德育工作中注重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引导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加强学习与交流,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能力,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学生、学生干部,2016-2017学年度共评出市级先进班集体1个、“三好”学生6名、优秀学生干部2名和县级先进班集体1个、“三好”学生 6名、优秀学生干部4名。
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稳步提高,学生品德操行合格率、体质测评合格率都达到了96%以上,学生的专业课、文化课考核合格率为90%以上,毕业率保持在100%,近三年无学生犯罪问题。绝大部分毕业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掌握了从业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在社会上有较好的声誉。
|
2015.9-2016.8学年 |
2016.9-2017.8学年 |
品德操行合格率 |
96.9% |
97% |
体质测评合格率 |
95.3% |
96% |
文化课合格率 |
92% |
91.8% |
专业课合格率 |
92.3% |
92.4% |
毕业率 |
100% |
100% |
(二)在校体验
通过家访活动,发放调查问卷,学生在学校的理论学习满意度、专业学习满意度、实习实训满意度、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校园安全满意度、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等均在85%以上。
|
2015.9-2016.8学年度 |
2016.9-2017.8学年度 |
理论学习满意度 |
86.3% |
86.4% |
专业学习满意度 |
85.9% |
86% |
实习实训满意度 |
88.4% |
90% |
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 |
94.1% |
94.6% |
生活满意度 |
85.4% |
85.6% |
校园安全满意度 |
87% |
87.3% |
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 |
85.9% |
90.2% |
(三)资助情况
学校认真落实国家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2016-2017学年度共发放助学金10万元,免除学费96万元。
(四)就业质量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建立完善就业管理制度,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设有招生就业处,在上海、无锡、苏州、青岛等地设立办事处,积极为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每年毕业季有计划的召开实习就业招聘会,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为每一位毕业生提供多个对口专业岗位。2016-2017学年学生就业率达91.98%,就业对口率达63.53%。
|
2015.9-2016.8学年 |
2016.9-2017.8学年 |
学生就业率 |
91.98% |
92% |
学生对口就业率 |
63.53% |
65.6% |
初次就业月收入(元/月) |
2560 |
3000 |
学生升学率 |
31% |
31.3% |
(五)职业发展
学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教学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技术规范纳入课程体系,系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鼓励支持学生一专多能,努力培养“专业加特长”、“学历加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为学生将来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质量保障措施
(一)专业动态调整
学校坚持为本县经济发展需求培养技能人才为办学方向,专业与本县产业紧密对接,建立行业、企业、教育专家、教师共同参与的动态的专业建设、调整机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定期进行专业调研,及时了解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在此基础上紧紧围绕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进行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制定课程开发与更新实施方案,使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能够紧跟产业发展前沿。
2016年,我校增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并调整了原有专业的部分课程。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制定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试行)》,并按照济宁市教研室的要求,完善课程设置,学前教育专业增设了《幼儿文学》课程;计算机应用专业增设了C语言程序设计、Access数据库基础、Asp动态网页制作、AE影视特效等四门课程。2017年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车间投入使用,并成功承办了济宁市2017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基本技能等4个赛项。
(二)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确立了 “三中心”指导思想,即“学校工作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教学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课堂教学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建立了业务校长、教务处、年级部为主体的教学管理组织,管理队伍结构合理,建立健全了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定期召开教学业务会议,学校认真按照《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标准》进行专业建设,重点加强了计算机应用、机电、学前教育等专业建设,建立了科学的专业开发与建设、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管理机制,制定并实施各专业教学计划,组建了计算机、机电、学前教育等专业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一是突出以以专业课为主的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形成了初步课程体系。二是改革课程结构,加强文化知识教育,突出专业技能培养,强化职业道德,劳动纪律方面的教育。三是改革教学内容,文化课采用国家或省编新教材,根据学生基础状况,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教学。
学校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做中教、做中学、理论与技能教学一体化”,完善中职课堂模式。各专业部、备课组依据专业、课程的特点,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打造充满激情活力的高效、和谐课堂,让学生学而不厌,学有所用,学有所长,自主发展。
学校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规范》和市教科院对教学工作的要求,积极创建鱼台县职业中专教学工作特色,用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武装教师。学校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完备,教师人均一台电脑,网络畅通,拥有计算机网络教室7个、多媒体教学平台总数28套、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室22个。
(三)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坚持“面向专业,发展骨干,推出名师”的工作思路,以“定点定向培养,专业引领”为举措,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大了专业带头人培养专项经费投入。2017年共选派26名教师参加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省级培训。二是建立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的机制。每年聘请知名专家来学校指导,促进专业师资培养。三是有计划地选派专业带头人到企业顶岗培训,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高级职业资格认证,2017年有3名专业教师获取技师资格证,促进了专业教师培训。四是先后制定《鱼台县职业中专教师培养规划》和教师培训计划,积极创造条件,构建有利于专业教师成长的氛围。
(四)规范管理情况
学校以创建省级规范化为目标,深入贯彻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落细落小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坚持依法治校,以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为重点,理顺和完善教学、学生、后勤、安全、科研和人事、财务、资产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标准,建立和完善《教学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教学目标管理量化赋分制定》、《班级量化管理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30多项,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规程,强化制度落实,制订和完善数字校园建设规划,实现教学、学生、后勤、安全、科研等各类数据管理的信息化和数据交换的规范化,制订管理人员培养培训方案,提升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逐步形成规范、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
(五)德育工作情况
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我校德育工作的实际,坚持以传承雷锋精神、全面推进班级量化管理为主线,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前提,以爱心教育为基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诚信教育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我校的德育工作格局,开全开齐德育课程,狠抓落实学校德育工作,不断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班级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文化、有教养、会一技之长的优秀人才。
学校建立健全学生干部管理制度,加强培养力度,严格学生会例会制和值班制,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树立干部形象,提高工作能力。学校开展班级图书角,黑板报、读书笔记展示园地建设,打造“书香人雅”文化氛围;学校以宣传栏、黑板报和校园文化墙为主阵地,以音乐社、舞蹈社、动漫社、绘画社等多种社团为活动园地,弘扬文明风采,培养人文素养, 创造丰富多彩的育人环境。在校园、教室、走廊、办公室、会议室及运动场等区域布置文化标示和宣传标语,文明气息处处洋溢,文化氛围浓厚。
(六)党建情况
学校2017年对全体党员干部开展“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教育活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开展分级约谈,组织习近平同志7.26讲话精神学习活动, 2017年5月鱼台县教体局党委对学校党建工作专项督查,效果良好。
四、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扎实推进校企合作,并取得初步成效。近些年,我校先后与鱼台县机关幼儿园、山东京鲁运河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星源矿山设备有限公司、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中达电子(江苏)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积极创新校企合作方式,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了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管的理制度,校企合作实施计划,教师、学生到企业实践的实施方案及计划,企业专家指导协议等文件,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学生实习情况
学生实习情况整体良好,先后与苏州欧菲亚光科技有限公司、中达电子有限公司等用人单位合作签订学生输送、定向培养协议,建立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接纳我校毕业生顶岗实习。学校认真做好实习生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组织召开多次实习就业工作推进会议,把对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创业教育、毕业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引导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思想,注重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提高实习就业的稳定性;千方百计收集就业信息,提供周到细致的就业指导,努力开拓就业空间;积极跟踪学生实习情况,提供必要指导,重点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求职技能;组织优秀毕业生回校做报告,激励在校生努力学习专业技能,为走上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三)集团化办学情况
区域职业教育的集团化发展,是进入新世纪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模式。学校结合办学实际,参加各类职业教育集团和行业协会,先后加入济宁市机械制造职教集团、济宁市旅游服务职教集团、济宁商贸物流职教集团、济宁市现代农业职教集团等,通过各类活动与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为关阔的视野,理念更加新颖,对提高专业力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社会贡献
(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本着“技能立身”的办学理念,高度重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以各级各类技能赛为抓手,组织师生积极参赛从而发展壮大技能培养优势以外,还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做中教、做中学、理论与技能教学一体化”, 突出专业技能培养,取得了突出成绩。2017年承办了济宁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基本技能等4个赛项,获得了优秀组织奖。2017年参加市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取得了参赛以来最好成绩。
学校关注每个学生的未来成长,为学生提供多种升学渠道继续深造, 2017年春季高考本、专科录取31人。
(二)社会服务
学校本着为鱼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充分发挥社会服务职能,积极在全县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依托学校专业优势,先后开展了计算机、焊工、维修电工、中式烹调、家政服务、汽车维修、中式面点等培训项目,共培训各类人员861人。
(三)对口支援
学校通过技能培训走向乡村进行精准扶贫。在县人社局“五个精准”指导下,学校积极行动,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力度,全力推进我县贫困劳动力脱贫致富。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技能培训拉动就业,对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学习技能的农村贫困人口,按照“愿学什么教什么”的原则,通过进乡镇、村居,因地制宜,分期分类进行针对性地技能培训,帮助贫困人口至少掌握一项就业创业技能。
六、举办者履责
(一)经费
本学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用于职业教育共计1141万元,公用经费96万元,项目投入共计471万元。
(二)政策措施
鱼台县将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建立政府主导,教育、发改、经信、财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国税、地税、政府研究部门等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了《鱼台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鱼政发[2014]13号)、《鱼台县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5-2020)》等文件,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建立行业、企业、教师、家长及社会共同参与的学校治理机制,落实办学自主权,落实教师编制,努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七、特色创新
案例:管理特色创新
创新思路,规范管理,培养有用人才
(一)、构建完善的学生管理体系,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实现学生管理全面高效。
学校实行值班制度,每天由校级领导带班,中层干部执勤,根据工作职责,对卫生、纪律、两操、安全、教学秩序、宿舍就寝、餐厅就餐等16项内容检查量化,时时监控。制定《鱼台县职业中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鱼台县职业中专班级量化管理实施标准》、“做人能力”特色项目学分制考核标准、《鱼台县职业中专学分制实施细则(试行)》等规章制度,确保学生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二)、打造学生管理精品工程
1、抓好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从新生入学开始,狠抓入学教育,规范学生日常行为,鼓励表扬先进,曝光教育违纪行为。宿舍内务和餐厅就餐实行军事化管理,教育学生坐有坐样,站有站样,语言文明,行为规范,见到老师实行问候礼,培养良好习惯,提升个人素质。
2、实行模块化精细化管理,打造班级量化精品工程。
学校实行保卫门卫制度,为学生统一制作校服和学生证胸卡,出入登记;实行两操制度,早晨小步操,中午广播体操;班级卫生实行“两扫两捡”制度,每天上课前卫生打扫,课后垃圾捡拾;每天下午上课前,进行课前“一支歌”唱歌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每周班会,进行“今日说法”观看活动,开展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每周一篇读书笔记,积累知识,提升文化内涵;定期开展校园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在用电、交通、饮食、网络、意外伤害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每周对宿舍进行管制刀具、火机等违禁物品全面清除和收缴,消除隐患,杜绝事故发生;学生就餐实行餐前集合、分餐制度;班级量化结果实行动态管理,时时在评比栏公示,学生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精神面貌日益更新。
3.实现了评估体系的创新
改革过去那种“导向应试”的学生质量评估体系,建立“激励创新”的评价体系。制定《鱼台县职业中专班级量化管理实施标准》、《“做人能力”特色项目学分制考核标准》、《鱼台县职业中专学分制实施细则(试行)》等评价办法和标准。应当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具有针对性地实行了评估内容的开放化、评估标准的多元化和评估方式的多样化;鼓励学生发展和创新,增强了考试内容的选择性和试题答案的发散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估,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估。发挥积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有利于形成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所必需的宽松环境和自由空间。
(三)、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营造一流的文化氛围
开展班级图书角,黑板报、读书笔记展示园地建设,打造“书香人雅”文化氛围;学校以宣传栏、黑板报和校园文化墙为主阵地,以音乐社、舞蹈社、动漫社、绘画社等多种社团为活动园地,弘扬文明风采,培养人文素养, 创造丰富多彩的育人环境。在校园、教室、走廊、办公室、会议室及运动场等区域布置文化标示和宣传标语,文明气息处处洋溢,文化氛围浓厚。
(四)、加强家长、社会联系,反馈教育信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征求家长意见书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交流,广泛采集社会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和改进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舒适度和满意度大大提高,生活满意度,校园安全,专业学习及毕业就业等满意度均在90%以上。
锐意进取,共促发展。通过我们规范的管理和不懈的努力,让生活在这里的学生,每天都有新变化,每个人都能“乐在其中”,每个人都能赢得喝彩!
八、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学校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由于家长和学生受传统观念影响和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学校招生存在困难;二是由于历史原因学校多次合并及受事业编制的制约,学校文化课教师偏多,专业课教师严重缺乏。
今后学校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强化招生措施,扩大办学规模,严实精细抓管理,凝神聚力提质量,把学校建设成为山东省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
|
|
|
|